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出現的烷基芳磺酸鹽的第一批工業產品,固體,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易吸潮結塊,輕微毒性,可直接用于配制民用及工業洗滌用品。那今天飛皇化工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生產技術:
原料:直餾煤油、氫氣、氫氧化鈉、苯、硫磺。
生產原理:生產十二烷基苯一一三氧化硫磺化一一氫氧化鈉中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直餾煤油經加氫精制,分子篩脫蠟制得正構烷烴,長鏈的正構烷烴脫氫生成單烯烴,單烯烴和未脫氫的正構烷烴在催化劑存在下與苯反應生成烷基苯,烷基苯再經三氧化硫磺化生產烷基苯磺酸,烷基苯磺酸再與氫氧化鈉中和,生成烷基苯磺酸鈉。過程和生產技術:
1、脫氫
脫氫是可逆、吸熱、分子數增加的反應,高溫和低壓有利于反應的進行。脫氫一般在較高的溫度(300~800°C)下オ具有一定的反應速度,但相應地裂解副反應速度也會加快。為此,必須采用選擇性良好的催化劑,并用減壓操作以盡量降低反應溫度。
關鍵技術:必須使反應溫度在催化劑的活性范圍內
2、烷基化苯與長鏈正構烯烴的烷基化反應一般在液相中進行,也有在氣象中進行。通常用含質子酸和路易斯酸的物質(如HF、HBF4、HSO2或A1C12)作催化劑。在此選用A1C13作催化劑。
3、磺化
磺化反應由于磺化原料的性質和反應條件的影響,在主反應進行的同時,還有一系列副反應發生,如:砜的生成、多磺酸的生成
關鍵技術:反應時間和反應溫度的控制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生產技術分析,該生產流程具有原料來源廣泛,磺化能力強、反應快,用量少,成本低等的特點,不過也有能耗大的缺點,生產工藝還可以繼續改進。